“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我们有机会研发真正革新的技术,为每一个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生活、更极致的体验。TCL相信,如今的创新技术能够定义全新的娱乐与生活体验”。这是TCL董事长、CEO李东生在2017年CES展发布会上的一段讲话。在这段讲话中,体现了一家来自中国的“创造型企业”的自信与风范。
(TCL董事长、CEO李东生发表演讲)
事实上,今年的CES展,中国品牌所展现的创新力也确实是大展的一大亮点,而TCL的表现更不愧于“中国创造”的代表形象,其量子点技术与智能移动大屏产品拿下了“年度全球显示技术创新奖”与“年度最佳融合大屏类产品奖”两项创新大奖,而TCL品牌也连续荣登“中国领先品牌10强”和“年度全球消费电子50强”。在TCL参展的产业中,无论是多媒体、通讯还是通力电子,都体现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潮流蜕变。而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则为企业带来了飞速发展乃至赶超国际领先企业的机遇。诚然,中国制造业虽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压力。但是,“创新”这把利刃,却为中国企业破困而出开辟了出路。
(TCL斩获CES展五项大奖:两项创新大奖,三项品牌奖)
创新驱动TCL,改变北美市场格局
有一份权威数据,体现了“中国制造之痛”,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超过108家,仅次于美国。在品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仅有30家入围,而在创新企业一百强之中,中国企业竟无一入围。但欣喜的是,在此次CES展上,中国品牌的创新成果,令人看到改变这一格局的薪火。
TCL借着此次CES展,在全球推出高端副品牌XESS 创逸。并且,正式推出XESS X2、XESS X3系列的创新显示产品,用行动发出了全力拓展全球中高端市场的宣言。TCL的新系列电视产品,体现着用技术创新奠定品质优势的竞争力,这几款新产品运用了当前领先的显示技术、智能技术以及高端配置。其中,X2拥有“极致超薄”、“超级画质”、“天籁之音”三大核心创新,是世界上最薄的无边曲面量子点电视,再次提升了曲面电视的行业标准。通过创新,TCL正在打破中国品牌固有的“价廉”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感”与“品质感”。
(TCL XESS最新旗舰产品X2和X3搭载了当今领先的量子点等显示技术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同时拥有哈曼音响等高端配置,是先进“智能电视”的代表产品)
李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周围的新兴国家逐渐形成竞争能力,而上游韩国企业、日本企业在高端领域依然不会退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复杂的上下夹攻,如何能够通过创新保持主要产业的领先,对中国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从专利数据来看,至2015年底,TCL历年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四,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三。旗下的华星光电在国内企业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申请量中排名第四,成为“中国创新”的标杆企业。
(TCL通讯Alcatel A3 XL 6寸智能手机)
前不久,作为CES展东道主的北美市场发布了2016年的电视与通讯产品的销量数据。在数据排名中,令人惊喜的是两大市场的四强中出现了中国品牌形象,这就是TCL。TCL电视在2015年创造北美市场销量突破100万台之后,在2016年将有望实现翻倍增长,接近200万台,成为北美成长最快的品牌,销量力压索尼等日本老字号。TCL通讯亦是不凡,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领域,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了37%,市场排名第四,仅次于苹果、三星和LG,位列国产手机厂商之首。TCL能在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向领先的国际企业发起强烈的冲击,首要依靠的就是其技术创新力的飞跃提升。
(Canalys:2016年第三季度美国市场手机厂商市场份额排名,TCL同样进军四强)
“智能+互联网”,思维创新,创造了新的时代需求
实现蜕变往往需要敢于迎接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汽车品牌克莱斯勒通过颠覆式的设计创新,推出了更注重于家庭实用性的面包车型,从而一举扭转了形式,并在1995年以48%的份额将老对手通用和福特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际,中国制造业整体行业的境遇与克莱斯勒大胆创新之前的情况非常相似,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创新也许是唯一生路。李东生曾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在这个时代,原有的发展模式再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学会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为此,就必须发起一场革命,用创新思维重构企业的战略体系。
在他的带领下,TCL率先发起企业战略转型、升级,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形态,这便是经典的战略升级案例“双+”转型、升级战略。这是一场艰辛变革,尤其在全球经济放缓与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双重市场压力下,固守已有的市场地位已非常艰巨。在此时,让市场接受新的品牌内涵与主张,更加具有风险。
事实证明,TCL的勇于创新是正确的,伴随着革命的阵痛,TCL以“智能+互联网”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的新商业模式,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扇面。产业形态的创新,推动了其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智能产品嵌入互联网应用的模式,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为其拓展全球高端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截至2016年6月底
TCL创建的全球播业务累计激活用户数突破1000万,播发次数超1500万。在2016年1至11月期间,智能电视销量突破1000万台 同比增长达到了58.2%。此外,TCL通过智能网络电视终端运营的激活用户已达到了1,668.2万,月内日均活跃用户数为724.8万;通过欢网运营的智能网络电视终端累计激活用户已达2755.4万,日均活跃用户数1044.7万。游戏应用用户规模已达951.2万,环比增长5.90%。
(TCL推出的3.9毫米极薄全球领先概念量子点曲面电视与超薄手机对比)
然而,对于TCL来说,这只是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紧随其后的是对前瞻性技术进行全面优先布局。为此,TCL将科研力量铺设到了全球范围,23个研发中心在美国、法国等世界多个角落生根,拢聚了7000名科技人才。2016年,TCL又以大手笔,在香港科技园内设立研发中心,主要从事AI(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及显示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对于香港这个科技城市,TCL多年前便已纳入战略规划版图,先后与香港各高校建立起紧密的科研合作,例如与香港大学建立了新型显示材料技术的前瞻研发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5G研究合作项目;与香港城市大学就新型分子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项目进行讨论与合作;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商携手建立人工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等。
“我们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企业集团,世界上第三大电视机生产商,第七大手机生产商。我们将凭借全球范围内的23个研发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不断追求创新,提升我们的智能产品与服务,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李东生这样阐述了TCL的发展定位与企业目标,而恰恰正是创新思维,赋予了TCL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新力量。
智能智造的制造力,为创新发展打下了根基
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却长期受制于国际领先企业,核心技术长期依赖于进口,使中国制造企业难以获得有力的话语权。对于如何根治这个顽疾,李东生的做法,令人颇感到钦佩。在很多企业对投入巨大的上游产业望而怯步之际,TCL却毅然走上了独立自主建立垂直产业链的道路,并在2009年成立了华星光电。李东生说,没有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就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与日韩企业一较高下。这一战略为TCL赢得了近年来的发展优势,华星光电的成立,使TCL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具备从模组、芯片到整机一体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不仅如此,华星光电业已成为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研、产、销一体化企业,成为中国显示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代表之一。近年,华星光电独立自主研发的显示技术,已有很多代表了全球领先水平。
此次CES展,华星光电首次独立设展,其聚焦于大尺寸、下一代显示技术,展示了多款全球领先的显示产品。8K、超薄、曲面等成为标榜领先显示科技的最强音。例如:65"8K超薄曲面电视不仅拥有傲人的业界最薄3.8mm超薄机身及R4000黄金曲率,更是配备了8K超高分辨率、HDR1000、85%NTSC高色域设计、业界独创超高功率散热技术等显示技术,无论在外观还是显示品质上均体现了目前业界最顶尖的设计规格。此外,全球首款32吋8K显示器,搭配BCE IGZO技术,使面板能同时实现高PPI,超高色域和高亮度,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目前,华星光电还就下一代显示技术进行了率先研发布局,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打造了印刷式显示技术的研发平台,就“量子点材料合成”、“量子点印刷器件”、“印刷显示工艺技术”、“G4.5印刷显示平台”、“G8.5印刷显示平台”等五大方向进行了优先布局。
(全球首款32吋8K显示器,搭配BCE IGZO技术)
今年11月,TCL独立自主的研发步伐再向前跨越一大步,全球液晶最高世代生产线G11项目开工。G11项目是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这是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的显示生产线,投资额度高达538亿元,主要生产65吋以上超大屏幕的液晶面板,为适应消费需求升级以及智能电视向更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发展的趋势而建设,其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体系就属于工业4.0和2025规划的典范项目,该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并将对未来全球面板产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TCL又创造了一个逆势上扬的市场佳绩,据统计,截至到2016年11月底,TCL智能电视销量已累计达到1004.9万台,同比增长58.2%。而TCL电视全年在全球的销量突破了2000万台,以中国龙头企业的身份晋级全球三强,成为首个进入2000万台年销量俱乐部的中国企业。李东生在CES展上表示,TCL的品牌使命是让“创意感动生活”,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产品与服务,赋予他们创造生活中感动时刻的灵感。我深信,新一轮的创新技术将提升全球人们的生活质量,让社会更美好。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创新力的再一次实现飞跃,中国智造的全球世纪即将来临。